您好,欢迎来到新东方!免费注册

词汇的世界和世界的词汇

2006-09-30 09:14  作者:许石林  来源:深圳商报  字号:T|T

摘要:

        记得一则趣闻:美国有个参议员退休了,他的儿子又当选了参议员,父亲对儿子传授从政经验,说:“儿子,在你赴任前我告诉你一句要命的话:我数十年的经验告诉我,这个世界95%的变化都是名词的变化。”儿子参议员干了几年,对朋友说:“我父亲错了!其实剩下的5%也是名词的变化。”

  啥叫名词的变化?一个人生气了,很难平息下来,你直接劝他:“消消气儿!别那么大火儿。”可是在莎士比亚那儿,哈姆雷特的母亲劝儿子:“快给你心头的怒火洒上点儿忍耐的甘露吧!”同样的意思,王后只是改变了词汇。李敖谈文化,他说:一个老头和一个女孩子,你说“老头儿”、“女孩子”,就不是文学,你把他们说成“白发”、“红颜”就是文学了。意蕴不同了,变丰富了,变升华了。可是文艺腔不是总让人觉得好,往往用错了地方,就不好。

  文艺界用文艺腔,说得过去,现在别的行业老用文艺腔、甚至生造词汇。电视剧《刘老根》:新到的总经理许嘉忽悠刘老根上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,以龙泉山庄全部资产做抵押贷款三千万。刘老根一听抵押贷款就急了:“这不是拉饥荒做买卖嘛,绝对不行!”乡党委书记马明批评刘老根:“老根儿,啥叫拉饥荒做买卖啊?这叫盘活企业固定资产、灵活运用沉淀资金。”刘老根一听就同意了。我看这场戏的时候,笑喷了茶:啥叫盘活企业固定资产、灵活运用沉淀资金!还不就是“拉饥荒做买卖”嘛!我估计,当代经济学的最大学术成绩就是这两句词儿了:“盘活企业固定资产、灵活运用沉淀资金。”我敢说,发明了这两句词儿的,一定是个著名教授或者学者,谁学了其中任何一句并灵活运用,最损也是个MBA。

  我常常收到看展览的邀请,从我收藏的请柬中,能看到名词的变化。比如:过去说是某某某国画展,现在不说了,直接说材料:某某水墨展。我就纳闷:照这个说法,画水彩的说水彩展、画水粉的说水粉展,画油画的说油彩展、用了丙烯的就说丙烯展、搞雕塑的用了石材就说石头展、用了金属的就说金属展、搞版画的用了木材的就说木材展……

  我读到过一则文学理论家评论一位大学教授的文学评论集的话——“在这部40万言的著作中,作者试图将‘表意’镶嵌于历史的总体之中,从而揭示出历史的总体性意愿或历史的精神意愿。在作者看来,就文学艺术的单个表意行为而言,它可能非常独特、偶尔且含义不明。但从一个时代的整体去看,却有某种整体性的表意倾向起着潜在的支配作用。虽然表意这个术语主要是在历史总体性的结构中来理解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试图建立某种历史总体性的框架。”(《书城》2002·9)我觉得发明这段文字的应该是旷世奇才。这何止是发明了词汇啊?这简直是超级不知所云词汇大生产!

  尽管可能这个世界的变化就是词汇的变化,但为了不使变化着的词汇像忽悠刘老根一样把人忽悠得发了疯,词汇很有必要经过一个祛魅的过程。 (编辑:赵露)

    更多栏目文章推荐

    更多留学考试 标签相关文章导读

    热点排行

    • 托福
    • 雅思
    • 中考
    • 高考